东晋是弹丸小国,当时的兵力可支配的才有八万人,国土面积仅仅拥有江南半壁江山,不仅和大汉朝没法相比,连和西晋也无法相提并论。毕竟西晋时期开始时长安、洛阳都是自己的大都市,可是西晋对外连年打败仗,而弱小的东晋却在肥水取得了胜利,打败了兴师来犯的九十万大军的前秦,这又是什么原因呢?
江湖认为,不妨拿东晋和西晋相比:其一,西晋国君是白痴,西晋当时主持大局的是晋惠帝司马衷,这是一个尽人皆知的愚蠢皇帝,在位期间,皇权先被野蛮的丑皇后贾南风所霸占,贾南风被杀之后,国家又被权臣、自己的叔叔赵王司马伦谋篡。司马衷不过是任人摆布的棋子。而东晋的皇帝司马曜却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好皇帝,很想振作一把。其二,西晋内讧不断。西晋时期,由于皇帝司马衷的不作为和无法作为,朝廷内部之间内讧不断,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“八王之乱”,一直延续到西晋灭亡,仍然无法消除彼此之间的误会与欲望。相互之间武斗不断,各诸侯国尽管都是司马懿的后裔,却全然不顾,都想置对方于死地,没有一点大局意识。而司马曜的晋孝武帝时期,很少与之相抗的大臣,大臣的心思统一。
其三,西晋时非皇族大臣勾心斗角。因为朝廷不知要落到何人之手,皇帝无法处理政务,尽管有忠心耿耿的大臣,可是意见相左,彼此不和睦;而冬晋孝武帝时期,人才济济,谢安和大将军桓冲都是当时最优秀的人才,尤其是谢安,他的气度、知人善任的本领和军事思想、战略才华深受人敬佩。其四,西晋遭到天怨人怒。两年内乱,再加上天灾人祸干旱等事件的发生,西晋在对待强大的对手往往束手无策,而且当时的刘渊、刘聪、刘曜等人都是一时豪杰,老百姓渐渐也不支持他们,所以后来长安、洛阳相继失去;而东晋虽然偏安一隅,却有不少有作为的好皇帝,老百姓的生活相对来说比较安定。
其五,西晋时期贵族奢靡,铺张浪费,人心浮躁。西晋的一些权臣彼此之间喜欢斗富,借此抬高自己羞辱对方,此举也败坏了社会风气,整个社会充满了靡靡之音;而东晋面对着强秦犯境,朝野一心,忧患意识极强,所以有同仇敌忾的战斗意识。再把东晋和前秦相比:
其一,东晋是小国,尽管能调度的兵力只有八万人,朝野上下有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,而且一直处于?;?而前秦自从苻坚即位以来,重用贤臣王猛,国力大举,陆续灭掉周边小国,尽管号称百万,可用兵力九十万,前秦很浮躁。其二,领导人魅力:晋孝武帝司马曜年仅二十岁,尽管年轻,却是头脑清晰,思路敏捷,善于调兵遣将,重用了一些列主站的大臣,比如谢安等人;而苻坚尽管早年叱咤风云,此时却急功近利,妄图一举拿下东晋。其三,东晋众志成城。大敌当前,东晋君臣表现少有的团结,尽管谢安和桓冲以前有些过节,但是此时却有极强的大局意识;而前秦,上自皇后、太后,还有死去的名称王猛,以及朝廷身边的忠心耿耿的大臣都提反对意见,有的甚至是死谏。
其四,东晋指挥得当,尽管开始有些失利,后来却势如破竹,便守为攻;前秦刚开始雄心勃勃,后来遭到一点挫折,却不去分析,一味的败逃。其五,前秦大将反水。苻坚一到寿阳,立即派原东晋襄阳守将朱序到晋军大营去劝降。朱序到晋营后,不但没有劝降,反而向谢石提供了秦军的情况。他说:“秦军虽有百万之众,但还在进军中,如果兵力集中起来,晋军将难以抵御。现在情况不同,应趁秦军没能全部抵达的时机,迅速发动进攻,只要能击败其前锋部队,挫其锐气,就能击破秦百万大军?!毙皇鸪跞衔鼐看?,打算坚守不战,待敌疲惫再伺机反攻。听了朱序的话后,认为很有道理,便改变了作战方针,决定转守为攻,主动出击。此消彼长,自然有利于东晋。
一场肥水之战,彻底瓦解了前秦的斗志,此时秦王苻坚“风声鹤唳,草木皆兵”,仓皇逃遁。九十万大军丢盔弃甲,晋军乘胜追击,一直到达寿阳附近的青冈。秦兵人马相踏而死的,满山遍野,充塞大河。苻坚本人也中箭负伤,九十万大军仅剩下不足十万。江湖道:自古战争打得不是军备,打得不是优越的条件,而在于士气,在于将帅之间的调度,在于领导人的魅力,在于同仇敌忾的勇气与信心。人不能欺心,假如士兵看到当官的愚昧麻痹自己,何以去卖命;官渡之战、赤壁之战、夷陵之战都大同小异。作战要知己知彼,要在于人民群众的配合,否则,人虽众多,也很难取胜,条件虽优越,也难逃失败的劫数。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
中国古代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是封建主义社会。在封建社会里,男尊女卑是一种社会共详情
李昪是南唐的建立者,他的命运可以说是充满了传奇色彩。他六岁那年,家乡遭受战乱详情
上世纪的上海滩,绝对有杜月笙、黄金荣等人的一席之地。当时中国正处于动乱时期,详情
札兰丁·明布尔努(Jalalad-DinMinghurnu,?—1231年)详情
关于成吉思汗这个人有太多的争议,有人说他是英雄,有人说他太凶残,无论是哪一种详情
公元1218年,成吉思汗派遣商队前往花剌子模王国,这支商队在行进到锡尔河上游详情
历朝历代都有猛将,在清朝后期,虽然没有了对外战争,但是内部矛盾也是纷纷不断。详情
9月的成都,秋风渐起。望江楼公园外,白鹭日稀?! ×醣暗娜松?,如望江楼那段详情
可能所有人都知道蔡元培是一代教育家,是北大校长,却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是个充满侠详情
当年在授衔仪式上,被授予开国元帅的十人中,朱德的年纪是最大的,但是有一个被授详情
今天给大家讲的主人公是蒋维平,一听姓蒋,大家肯定会说,是不是和蒋介石有关系,详情
我们都知道,中国历经了很多年的封建时代。那个时候所有的权力都集中在皇帝的身上详情
古代人人都想要当皇帝,倘若做不成皇帝的话,做个大官也是好的,再退1万步说,哪详情
朱元璋建立元朝,制定了一套皇位继承王爵分封的制度。他规定皇位只能由嫡长子继承详情
清朝是我国封建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。这个王朝的历史虽然只延续了两百多年,但是期详情
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制统一国家,它的建立者秦始皇更是历史上少有的杰出人详情
芬兰位于欧洲北部,是一个面积不大的小国。芬兰的面积只有33万平方公里,人口仅详情
说起蒙古西征,我们知道这件事可以说影响了整个世界。蒙古西征当时控制了世界上三详情
法国,位于欧洲西部,是一个经济发达、国力强盛的资本主义国家。在近代,作为仅次详情
西伯利亚,位于亚洲北部,是一片地域非常辽阔的土地。西伯利亚的总面积超过130详情
苏联,位于欧亚大陆北部,是二战后世界上最大的国家。作为冷战时期唯一能和美国抗详情
光绪十一年(公元1885年)农历正月,镇??谠⑸怀〖ち业暮U?,这就是详情
裕谦一上任,就马不停蹄地来到与定海隔水相望的镇海城稳定人心,恢复生产,修筑工详情
中国的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,话说当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,此乃奇耻大辱被外族攻入详情
马江海战是1884年8月23日发生在福建马江一带的一场战役,这场战役交战双方详情
1884年(清光绪十年),法国远东舰队司令孤拔率领6艘军舰入侵福建马尾港,停详情
1884年7月14日,法国军舰在孤拔率领下进入马尾军港,受到了清政府的友好款详情
1841年鸦片战争时期,清军与英军正在进行停战谈判,英军一只小部队到广州三元详情
广州城北,三元里。中国近代史上最负盛名的村庄,之所以名震天下,与教科书中大肆详情
1840年,鸦片战争爆发,清政府兵败如山倒,到1841年5月英军已经包围了广详情
1841年1月7日,大英帝国14艘战舰446门大炮以及舰载的2000多名英军详情
慕容复是金庸大师小说《天龙八部》里的人物。在小说中,慕容复风流倜傥,是典型的详情
李开先(1502-1568年),自伯华,别号中麓、中麓子、中麓山人、中麓放客详情
罗伦(1431—1478),明代理学家、状元。字应魁,一字彝正,号一峰。吉安详情
唐玄宗平生好神仙方技,时常征召一些全国各地会奇术异法的妖人到宫里来,像什么一详情
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错综复杂,很多史诗都鲜为人知,但是有很多事情是我们不应该忘记详情
这一年,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去西狩打猎?! 〔涣?,在行进途中,御前侍卫竟然把详情
康有为1858年生,字广厦,号长素,广东南海人。1888年10月,鉴于民族危详情
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,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。在详情
《黄帝内经》分《灵枢》、《素问》两部分,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,传统医学四大经详情
世界四大文明古国,像古印度、古埃及和古巴比伦的文化传承已经断绝了,只有古中国详情
三坟五典,是指中国最古老的书籍。三坟五典一词最早见于《左传·昭公十二年》,楚详情
《竹书纪年》对史学界的震撼,在于它所纪录的史料与《史记》所描述的不单只内容不详情
根据《晋书·卷五十一列传第二十一·束皙》记载,在晋武帝太康二年,名叫不准的汲详情
《竹书纪年》是春秋时期晋国史官和战国时期魏国史官所作的一部编年体通史。于西晋详情
联合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国际组织,是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。19详情
我们说男女交欢,常委婉形容为一翻“巫山云雨”,这正是从楚怀王梦神女的一段欢好详情
现在拍的古装影视剧中,凡有一官半职者,上至宰相公卿,下至胥吏衙役,一律呼为“详情
现代生活中,各种车辆南来北往,川流不息,然而车辆虽多,却能秩序井然,这中间除详情
北京是新中国的首都,位于华北平原北部,背靠燕山,毗邻天津市和河北省。历史非常详情
彭汝砺字器资,饶州鄱阳人。治平二年,举进士第一。王安石见其《诗义》,补国子直详情
《宋史·汪应辰传》 汪应辰,字圣锡,信州玉山人。幼凝重异常童,五岁知读书,详情
李开先,字伯华,自号中麓子、中麓山人或中麓放客,山东章丘(今属山东济南市)人详情
嘉靖四十一年(1562),王守仁的著名弟子王畿对当时流行有关良知的不同看法概详情
罗伦注,字彝正,吉安永丰人。家贫樵牧,挟书诵不辍。及为诸生,志圣贤学,尝曰:详情
中国是诗的国度 既有李白这样潇洒飘逸的“诗仙” 又有杜甫这样忧国忧民的“详情
尤侗(1618年-1704年)明末清初著名诗人、戏曲家,曾被顺治誉为“真才子详情
《西堂全集》,清代大文学家、诗人尤侗所著,共六十七卷,现存最早刊本是康熙年间详情
尤侗(1618—1704),清初文学家,字同人,晚年自称西堂老人。南宋著名诗详情
孙星衍(1753年~1818年) 清著名藏书家、目录学家、书法家、经学家详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