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48年9月12日,辽沈战役在北宁线的锦州至昌黎段首先打响。毛泽东和中央军委急令东野林、罗、刘三位首长率指挥机关由双城向锦州方向前移。
9月30日,前指在机动过程中发生了一起鲜为人知的事故,幸而父亲及时发现,才避免因事故而引起的严重后果。
罗帅去世20年后,在后人为他撰写的《罗荣桓传》中对此事曾有过简单的叙述:“……开进中在道里江桥发现国民党的潜伏电台,火车又向东南开到拉林车站,然后突然掉头北返,过三棵树江桥向哈尔滨开去……”
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奇怪的行车路线?既然是中央命令东野指挥机关迅速南下锦州,为什么已发现敌情还不迅速摆脱,却在哈尔滨周围来回折腾,反而增加了东野指挥机关暴露于敌的危险?其实罗帅并不了解实情。
按父亲的话:严格地说,那应该算是一次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事故。了解这件事情真相的人很少,后来一些说法都是不准确的。
辽沈战役期间,前方指挥所的组织工作由参谋长刘亚楼统管,“前指”专列的编组和行车计划由哈尔滨铁路局统一调度。
由于当时长春、沈阳几个要点尚在国民党军占领中,为了行车安全和隐蔽战役企图,火车必须绕道运行。按计划:“东野前指”的专列由双城出发,到哈尔滨后沿滨洲线向西北开进。到齐齐哈尔南面的昂昂溪掉头南下,经白城子、双辽、再往西南下阜新,然后转乘汽车去锦州前线。
9月30日晚11点左右“东野前指”专列离开了双城。为了防备敌特破坏,专列行动计划高度保密,哈尔滨局只知道有一列普通列车由双城发往哈尔滨。
辽沈战役开始后,繁忙的军运使哈尔滨局的调度显得有些忙乱。由于事先没有交接清楚,专列午夜到达哈尔滨稍作停留,进行例行检测后,调度室竟将专列发往吉林方向。
专列向哈尔滨东南方向行驶了近三个小时,停在一个车站等待交会。此时已是凌晨,专列上的人们早已进入梦乡,但父亲尚未入睡,大战在即,作为指挥机关的工作人员,上车布置好作战室和处理完林、罗、刘首长交办的工作,许多重大事情都需要在脑子里过一过。见到停车,父亲便下到站台上踱步。走到一块站牌下,借着昏暗的灯光抬头看了一眼,站牌上赫然两个大字“拉林“映入眼帘。熟悉东北地形的父亲大吃一惊!这和原来的行车路线整相反啊!要继续走下去,向东:经五常、舒兰、蛟河、安图后进朝鲜了;向南:经永吉、磐石、梅河口便直插敌人重兵占领的长春、沈阳。这不仅与原行车路线背道而驰,而且会给“东野”指挥机关带来重大危险。更重要的是,毛泽东和军委十二道金牌令“东野”指挥机关南下锦州,即使天亮后发现走错了路,再去纠错,耽误了执行命令的时间,这漏子可捅大了。
父亲急忙上车推醒了刘亚楼参谋长,刘亚楼得知走错了方向也急眼了,叫父亲赶紧想办法。这时他们看到不远的叉道上有一列等待交会前往哈尔滨方向的列车,父亲急忙上前打探,得知是李天佑一纵后勤运送物资的列车。父亲将负责押车的后勤副部长带到刘亚楼处。刘亚楼命令:一纵列车原地待命,车头挂上专列返回哈尔滨。如上面追究,刘参谋长负全责。这样,一纵的车头挂上专列向哈尔滨急驰而去。
天刚放亮,专列在平房车站被拦堵,哈局派来的“毛泽东号”机车头已在此迎候。想必调度得知放走了专列,肯定吓得不轻!车头挂上专列后,按原定路线急驰而去。天亮后驶过松花江三棵树铁桥……
此时刘亚楼忐忑不安地来到林彪处,见林彪正在对着地图沉思。
林彪见刘亚楼在门口探头探脑的便问道:“火车到哪里了呀?”刘亚楼急忙打马虎眼答到:“快了,快了,早过松花江了?!笨赡苁谴笳皆诩?,林彪有更多的事情要去思考,因此没有更多追问。
这个秘密只有刘亚楼、父亲和哈尔滨铁路局的当事人知道,其他人都蒙在鼓里。五十多年后,父亲才对几位老同志提及此事。父亲说:“反正辽沈战役打胜了,这事也就不算问题,知道的人又极少,没必要再去说清楚,已经写到书上的东西更没必要去更正了?!?/p>
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
中国古代虽然法律什么的显得有点不怎么正规,但是总体来说还是存在的,很多人觉得详情
民国二十三年,胡适在日记中写道:“杨宇霆若不死,东北必不会如此轻易失掉。”杨详情
去年热播的两部宫斗剧《延禧攻略》和《如懿传》,再一次让我们见识到了古代后宫争详情
朱大典(1581年—1646年),字延之,号未孩,金华长山村人。万历四十四年详情
“三百年来养士朝,如何文武尽皆逃?”这是《鹿樵纪闻》中记载的两句诗,出自于明详情
一个明末发生的事情,清军的铁蹄一路上征伐不断,也可以说是逢战必胜,在南京的弘详情
提起杨慎,自然而然的想起罗贯中写在《三国演义》开篇词“青山依旧在,几度夕阳红详情
明清之际的著名人物中,吴三桂是一个怎么也绕不开的人物?! ∥馊鹨?ldquo;怒发冲冠详情
西汉封爵只有两等,侯爵之上就是王爵。侯爵封地不广,诸侯王却据有郡国,连城百十详情
电话是如今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流工具。追溯源头的话,是美国人安东尼奥·详情
在罗贯中的《三国演义》中,经?;峥浯笪菏裎馊谋婺?。其中,就夷陵之战来详情
奥运会,作为全球最盛大的运动会,是个极度烧钱的“顶级盛宴”,举办的漂亮可以让详情
小乔,东吴乔(桥)国公的次女,《三国演义》里东吴名将周瑜之妻。其姊均为绝世美详情
杨秀清通过一系列的运作,已经成功地架空了洪秀全,掌控了太平天国的军政大权。而详情
日本和英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两大参战国。由于在马来战役中英军输给了日军,所以详情
三国里面绝色的美女那就要属貂蝉,和吴国的大小乔了,不禁让小编想到诗句:东风不详情
据明隆庆年间《岳州府志》载:“三国吴二乔墓在府治北。吴孙策攻皖,得乔公二女,详情
美军建国以来被哪些国家打败过?提到美国给大家的影响都是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极强详情
三国时期的绝色美女小乔被称为容貌国色天香,但是世人对她知道的并不多,只知道她详情
抗日战争,让我们见证了民族之魂,也让我们深深地记住那一个个为国家为人民抛头颅详情
从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到抗日战争,许多日本将军在中国战争中阵亡,其中包括详情
二战是世界上目前为止最大规模的战争,是一场正义对抗邪恶的战争。中国作为亚洲的详情
第二次世界大战,日本不仅侵略了国土面积是它25倍的中国,而且,仗着自己拥有数详情
1940年8月20日至1941年1月24日(一说1940年12月5日),八路详情
1969年3月2日,在我国的北方发生了一件大事。苏军出动了约70人武力干扰我详情
这次战役,史称遵义大捷,是红军长征途中第一个大胜利,是四渡赤水战役重要组成部详情
提起长征中的遵义战役,可能会感到有些陌生。但要说四渡赤水,估计都会有印象。遵详情
遵义战役,发生在1935年2月24日至28日;而红军第一次占领遵义,是当年1详情
红军在二占“遵义战役”中取得的重大胜利,狠狠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,大大鼓舞了详情
腊子口是川北进入甘肃的唯一通道,是甘川古道之“咽喉”。整个隘口长约30米,宽详情
在罗贯中的《三国演义》中,经?;峥浯笪菏裎馊谋婺?。其中,就夷陵之战来详情
公元231年,诸葛亮带领蜀军正在进行北伐,而大臣李严则是负责在大后方筹集运送详情
古人写史,叙人时重言行,较少剖析一个人的性格。我们能看到一个人的文治武功、赫详情
端木国瑚(1773年~1837年),字子彝、鹤田、井伯,晚号太鹤山人,浙江省详情
在宋朝,有一名妓长得倾国倾城,却有着高昂的节操。金军来犯,大宋亡败,宋徽宗与详情
古代的政权都是建立在战争之上,天下的大融合也是在分裂后,由强者进行全方位的统详情
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《三国演义》第八回,发生在王允苦思消灭奸贼董卓之际,相详情
许多汉字原来是形声字,简化后失去了表音功能,而这正是汉字有别于其他文化的特点详情
《红楼梦》中,贾家的老爷、公子们,少有不在女人身上动心思的,更有人妻妾成群。详情
作为清代“康乾盛世”的开创者,康熙皇帝能算得上是中国古代历史上,不可多得的明详情
喜欢看抗战影视剧的人们,对于“晋察冀”三个字必定是比较熟悉的,这是1937年详情
联合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国际组织,是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。19详情
我们说男女交欢,常委婉形容为一翻“巫山云雨”,这正是从楚怀王梦神女的一段欢好详情
现在拍的古装影视剧中,凡有一官半职者,上至宰相公卿,下至胥吏衙役,一律呼为“详情
现代生活中,各种车辆南来北往,川流不息,然而车辆虽多,却能秩序井然,这中间除详情
北京是新中国的首都,位于华北平原北部,背靠燕山,毗邻天津市和河北省。历史非常详情
红豆作为相思寄托之物,古已有之,在七夕情人节的也是情侣用于传达爱意的传情之物详情
日本因为面积有限,几乎是寸土寸金的地方,到了日本最大的城市东京更是如此。东京详情
小说家 ,诸子百家的其中一家,其书多已亡佚。据班固所著《汉书.艺文志》曰详情
杂家,中国战国末至汉初的哲学学派。以博采各家之说见长。以“兼儒墨,合名法”为详情
战国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。铁制工具的普及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,使个体家庭得以成为详情
蒲华(1832—1911)字作英,亦作竹英、竹云,浙江嘉兴人。号胥山野史、胥详情
这件山水纯以水墨写成,笔墨松秀,给人一种轻松闲适的感觉,淡墨的大量运用与水分详情
余怀(1616~1696),清初文学家。字澹心,一字无怀,号曼翁、广霞,又号详情
桂枝香·江山依旧 清/余怀 四十九岁感遇词六首·和王介甫 江山依旧,怪卷详情
明清之际,以秦淮八艳为代表的才艺名伎,活跃于官员将领、士夫文人之间,在国破家详情
《登泰山记》是清代姚鼐在乾隆年间创作的泰山题材著名散文。文章描述了作者冒雪登详情
《游灵岩记》是清代文学家姚鼐创作的一篇散文。全篇共分两大部分。第一部分写灵岩详情
崔国辅,唐代诗人。生卒年、字号均不详。吴郡(今江苏苏州)人??哪?72详情
《采莲曲》是唐朝诗人崔国辅的一首五言绝句。此诗写的是一对恋人在采莲时相会的情详情
黄景仁(1749年—1783年),字汉镛,一字仲则,号鹿菲子,常州府武进县(详情
虽然古代诗词,到唐宋已是巅峰,但是不可否认其他朝代也有很多值得我们欣赏的好诗详情